雷速体育在4月25日的报道中,根据《足球》报记者陈永的深入调查,中国足协在前八期裁判评议中,发现涉及疑似蹬踏踩踏的中超案例竟高达七个。这一数据揭示了裁判在比赛中的判罚存在着显著的争议和错误。
本赛季,中国足协共进行了八期裁判评议,其中四期涉及中超联赛。在总共的十四起中超案例中,部分案例围绕禁区内犯规的判断展开,但令人担忧的是,有七起案例均涉及疑似蹬踏踩踏行为。这一比例占到了近半数,表明中超联赛在裁判判罚上存在显著问题。
这七个具体的案例涵盖了各种情况:有比赛漏判了蒋圣龙的严重踩踏犯规,应给予红牌处罚却未执行;王大雷的蹬踏被判定为正确犯规;周定洋的踩踏则被误判为不犯规,红牌判罚不当;杨帆疑似蹬踏的判罚则被认定为无犯规;田玉达出球后的接触被认定为意外且不可避免,因此不犯规;李可铲球后的剐蹭被误认为鲁莽犯规,但并未构成严重犯规;泽卡的严重踩踏则被正确判罚。
在这些错判的案例中,足协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。有两次是未能准确区分严重犯规与鲁莽犯规的界限,有一次是对鲁莽犯规与无犯规的判断失误,还有一次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。这表明,当前中超联赛的裁判团队在识别诸如疑似踩踏、暴力犯规、严重犯规、鲁莽犯规以及无犯规等标准上存在明显不足。
对此,陈永透露,中国足协对于本赛季因踩踏现象引发的争议判罚和错漏判高度重视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足协迅速召开了裁判座谈会,就踩踏等相关争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。在即将到来的比赛前,足协还将再次召开会议,重申判罚尺度的统一性,并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和研讨。
此外,针对与踩踏相关的存在分歧的判罚问题,中国足协已经向国际足联寻求帮助。然而,国际足联裁判专家的意见也并不完全一致,为这一问题增加了复杂性。总的来说,中超联赛在裁判判罚的准确性上仍需努力提升和改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