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,前广东男篮外援威尔·巴顿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更新了状态,宣布了自己正式退役的决定。这位篮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可谓波澜壮阔。
巴顿起初作为NBA的二轮秀进入篮球界,他在11年的NBA生涯中,先后效力于波特兰开拓者队、丹佛掘金队等多支球队。而本赛季初期,巴顿转战CBA联赛,加入了广东男篮。然而,他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,场均仅能贡献约14分的得分,这在CBA联赛外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显然是不够的。
尽管广东男篮在巴顿离开后引进了其他外援,如莱斯、阿姆斯、库克和伯克等,但他们的表现并未达到巴顿的水平。这也让广东男篮在CBA季后赛中遭遇了惨痛的失利,以0比3的比分被山西男篮横扫出局。
之后,巴顿选择了加盟波多黎各联赛,但他的表现也并不理想。最终,他决定结束自己的职业球员生涯,正式退役。这一决定让人不禁反思广东男篮在选择外援方面的策略。为何总是选择那些接近退役的老将?为何这些外援离开广东男篮后就再也无法在篮球场上有所作为?
回顾过去,广东男篮引进的布泽尔、汉密尔顿以及现在的巴顿,他们在离开不久后便宣布退役,这似乎说明他们的能力已经无法满足高水平比赛的要求。然而,广东男篮似乎一直坚持着“花小钱办大事”的原则。但在当前的CBA联赛中,这种策略似乎并不奏效,反而可能浪费了如胡明轩和徐杰等主力球员的时间。
相对而言,广州龙狮男篮在引援方面虽然选择的名气不大、价格便宜的外援,但他们的表现却相当不错。这让人不禁思考,广东男篮是否应该考虑更换找外援的经纪公司,以寻找更合适、更有实力的球员来增强球队的实力。